5月8日,县委书记辛俊峰到车村镇、白河镇调研产业发展和基层减负工作。强调要立足特色资源,发展优势产业,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要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,更好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、干事创业。
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,带动群众增收,提升乡村整体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。车村镇纸房村、白河镇上庄坪村依托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,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分别种植了黄精和大叶百合,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。辛俊峰实地察看两村林下经济发展情况,并与种植户、基层干部深入交流,详细了解种植规模和经营情况。他指出,要依托优质森林资源,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,真正让“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”。要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,辐射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林下经济产业,提高群众收入水平。要加强管理,提升品质,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林下经济品牌,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。
民宿经济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,不仅有效利用了农村闲置房屋,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,增加了乡村活力。辛俊峰先后来到车村镇七棵银杏树,白河镇云舍揽山、林溪谷·福田山居等民宿实地调研,详细了解项目规划设计、建设运营、联农带农等情况。他希望,民宿经营者要充分发挥本地地理优势,深挖地方资源,树立特色品牌,提升标准化、规范化服务水平,推出差异化的服务产品,不断提高我县乡村民宿的影响力和知名度,推动乡村旅游、观光型旅游等传统旅游向沉浸式、康养式新文旅转型,吸引更多、更高层次的消费人群集聚嵩县。他强调发展民宿经济是“坚持以旅为优,推进业态再造”,增加群众收入的一项具体措施,相关单位要践行“五方联动”发展模式,前置运营,保障服务,补齐补强产业链条,集群化发展,系统性推动,形成具备康养度假、旅居旅拍、美食体验等多要素的嵩县特色富民产业品牌。
有没有因为形式主义增加基层的工作负担?辛俊峰时刻关注在心。辛俊峰实地走访车村镇天桥沟村、白河镇栗扎树村、下寺村,询问减负效果,与当地镇、村干部深入座谈交流,广泛听取基层干群的意见和建议,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基层松绑减负,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工作落实、促经济发展上来。当得知相关的“填表报数”较以往大为减少,镇村干部逐渐从“文山会海”中脱离出来时,他感到很欣慰。辛俊峰强调,基层干部能够沉下心来促发展,把工作重心放在保持大局稳定、提高群众收入、让群众生活更幸福等方面。要下大力气整治形式主义,紧密结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和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切实解决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、文山会海、督查检查调研扎堆、过度留痕、层层加码等问题。要建立反诉机制,听取群众意见,减少形式主义的发生,提高为民服务效率,真正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。
宋柯楠、周传江、王清亮、常光磊、张会锋、张松斌、章杨分别参加调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