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林舞会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-下载平台

图片

[洛阳日报]全域旅游焕生机解码嵩县善用天赐“凉”机发展避暑旅游之三

来源:洛阳日报 时间:2018-10-20

夏秋时节,烈日炎炎,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出游的好时机。然而,在嵩县白云山、天池山等各大景区,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随处可见,已有32万辆自驾车104.91万人次从全国各地汇聚山城,享受这份夏日清凉。美景悦目、凉风习习,他们沉醉于嵩县“九山半岭半分川”的诗意画卷,流连忘返。

伴随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,各类旅游新产品、新线路和新业态在嵩县相继崛起,嵩县善用天赐“凉”机发展旅游,吸聚了大量游客的青睐,“风雨无阻受客追捧”。

近年,嵩县按照“生态立县、工业强县、旅游带动、民生为本”的发展战略,提出了“5A嵩县、全域旅游”的发展理念,持续开展城乡建设、廊道绿化、公共服务、旅游产品打造和驿站建设等,旅游带动能力不断增强,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成效显著,有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、转型升级。

1?龙头带动,“日月同辉满天星”

在嵩县车村镇白云小镇,半山坡上,一幢幢山间风情木屋错落有致。

幽静绝美的山谷中、茂盛翠绿的竹林旁,便利店、小超市、美食城、农家乐、野炊坊星罗棋布,现代化生活元素与小山村纯自然原生态完美融合,白云小镇已成为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处。

“游白云山,宿白云小镇。房间一直处于满订状态,俺干着也来劲!”这一天,在白云小镇打工的天桥沟村村民张朴素收拾完第20间房,心中充满着生活的充实感和对未来的憧憬。

2016年,嵩县邀请我国知名旅游专家编制《嵩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》《嵩县旅游五年发展规划》和年度实施方案。规划编制多规融合,在衔接、融合产业发展规划、生态保护、工业限制、基本农田保护、城乡规划、地质灾害防治等多个规划的基础上,实施空间管控,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规划保障。

山上建设风景名胜区,山下建设旅游风情小镇,一张蓝图绘到底。在核心景区打造上,嵩县明确“大旅游、大产业”发展目标,以白云山、木札岭、天池山景区为龙头,带动周边乡村发展餐饮、住宿、商业、建筑服务等,实现就业安民、创业富民和发展惠民。

该县每年整合资金约3000万元,对景区开发、农家宾馆建设、旅游商品生产等进行重点扶持或奖励,配套旅游项目和新兴业态在主要景区周边应运而生,天桥沟自驾游营地、滑雪场、木札岭漂流等相继建成开业,形成了车村河谷百里农家宾馆长廊。在白云山和木札岭景区直接就业的当地村民就有500多人,带动群众发展农家宾馆近千家,解决就业1万余人。“开发一个景、富了一个村”“山下一张床,赛过城里一套房”的典型案例,俯拾皆是。

产品供给更新、游客选择更多、产业空间更大。如今,在龙头景区的带动下,嵩县挖掘开发旅游商品12大类208种,旅游商品经营商户千余户,宾馆、农家宾馆有1100余家,床位3万多张;成立旅游汽车公司6家,旅游定点服务单位达到60家,直接从事旅游经营服务的商户6850家,10万山区群众依托旅游增加了收入。去年,全县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,实现综合收益40.5亿元,推动文化旅游业成为嵩县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。

全域旅游加速发展,正让嵩县旅游业转变为“日月同辉满天星”。

2?融合发展,转型升级步履稳

路宽了,街美了,天池风情小镇的旅游也热了起来。

在距离天池山景区约15公里的嵩县德亭镇,素有“三川、两岭、三道沟”之称。过去,这里只是通往天池山景区默默无闻一站,少有游客停留。如今,随着德亭镇打造以乡愁为主题的天池风情小镇,越来越多的游客停下来游览、留宿。

“今年住宿游客比去年增加约20%,有的宾馆首次出现了入住率100%。”德亭镇相关负责人说。

嵩县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下,各行各业都在从文化旅游业中寻找契合点、着力点、突破点。近年,嵩县围绕建设中原首个山水休闲型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战略定位,坚持“观光做精品、水域做特色、文化做名片、度假做集群、康养做产业”的发展策略,因地、因时制宜,变“旅游+”为“+旅游”,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。

通过“城镇化+旅游”,嵩县着力打造白河银杏古镇、天池山风情小镇、黄庄手绘小镇等特色旅游城镇,加快玉皇山公园、伊尹公园、健康绿道公园、体育公园的建设,让旅游资源蕴藏于城市美景;

通过“文化+旅游”,嵩县开展“文化旅游提升年”活动,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,加快云岩寺、两程故里、伊尹祠等保护性开发,开发乡村民俗游、红色文化游等多种旅游线路,让文化资源“看得见摸得着”,变现为“真金白银”;

通过“农业+旅游”,嵩县调整种植结构,美化乡村景观效果,注重农事活动的观赏性、表演性和参与性,推动绿色农副产品的商品化,积极发展乡村旅游、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,建设一批集农业观光、科普认知、农耕体验、摄影写生、采摘垂钓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区,旧县川区、车村河谷等休闲农业片区蓄势崛起。

…………

农、林、水、城镇、文化等各行各业与旅游产业加速融合,嵩县文化旅游业态和内涵渐次丰富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踏入“快车道”。

3?创新营销,增强品牌影响力

在旧县镇伊河漂流景区,游客乘坐小艇随着山间清泉穿梭于巨石间,紧张刺激。

对于景区董事长张君而言,今年无疑是“翻身”的一年。在今年32天高速免费期间,该景区总共接待游客3.2万余人次,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,盈利有望破历史纪录。

事实证明,高速免费期间,嵩县大小景区各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,正是得益于旅游营销模式的创新。

发展全域旅游,不仅要有好的“家底”,还要敢吆喝、会吆喝,展示魅力,叫响品牌。近年,嵩县积极创新思路,整合资源,采取多元化的宣传营销方式,不断提升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节会营销。自2016年以来,嵩县成功举办了中国汽车自驾与露营大会、环陆浑湖马拉松比赛、陆浑湖开渔节、围棋世界冠军邀请赛、“白云山杯”越野挑战赛、河洛诗词大会等活动;结合美丽乡村建设,陆续举办了杨山消夏露营节、城关系列采摘节、大坪油菜花节、陆浑桃花节、白河银杏文化节等一系列节会活动。

驻地营销。近年,嵩县持续开展“党政主导驻地大营销活动”,在省内外30余个客源城市举办了嵩县旅游专场推介会,展开了全方位、立体式的轰炸宣传。

惠民营销。去年9月,嵩县开展了为期20天的全县所有A级景区免门票活动,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。同时又开展了“5A嵩县”十全十美伴手礼评选活动,并在主流媒体进行了大力推广,得到了广大游客和商户的积极回应。

全域旅游为嵩县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,一幅别开生面、日新月异的全域旅游新画卷正徐徐展开……

瑞欣?罗孝民/文?刘冰/图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