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秋时节,在伏牛山脱贫攻坚主战场,“自驾游嵩县、清净又省钱”高速免费活动、“嵩县:将高速免费进行到底!”高速通行费充抵门票活动接连上演,百万游客相约山城,共同走出一条“盘活天赐‘凉’机发展避暑旅游,让‘凉’资源‘火’起来”的新路子。这不仅是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有益探索,也是当地把握客观规律,转变思维方式,推动工作落实的成功实践。本报今起刊发系列文章,为您解码嵩县全域旅游、生态脱贫生动实践背后的思路与智慧。敬请关注。
思路一转点“绿”成“金”?
解码嵩县善用天赐“凉”机发展避暑旅游之一
?
车村镇天桥沟村休闲旅游产业正在崛起
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。踏入山城嵩县,飒爽的绿色铺陈开来,白云飘逸,青山耸翠,一股清净自然的惬意油然而生。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,受惠于高速免费旅游惠民政策,32万辆自驾车、104.91万人次游客从全国各地会聚山城,享受这份夏日清凉。
“好风景”带来“好钱景”。嵩县高速免费活动催生6.3亿元旅游综合收入,“凉”资源“火”起来不仅让数以万计的山区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,更让大家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绿色惠民的价值和自强奋斗的喜悦。
当下,这场旅游扶贫公益行动仍在延续——继高速免费活动之后,高速通行费充抵门票活动大幕拉开,嵩县,要将高速免费进行到底,将旅游惠民、生态脱贫进行到底。
数说“凉”资源“火”起来
◆32天高速免费期间,嵩县下站320243辆自驾车
◆接待游客104.91万人次,同比增长126%
◆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.3亿元,同比增长131%
◆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42.12万人次,同比增长158%
◆景区宾馆、农家宾馆、精品民宿住宿率大幅攀升、一房难求
“凉”?靠山吃山有了“新吃法”
林,在嵩县是最平常的东西,也是这里最宝贵的东西。作为全省第四大版图县,嵩县素有“九山半岭半分川”之称,森林覆盖率达65.2%,白云山、天池山、木札岭等生态旅游区林草丰茂、满目葱茏。
水,对于嵩县来说,则是灵性所在。一县跨三大流域,伊河、汝河、白河分别注入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。伊河穿越山岭沟壑蜿蜒而过,为这片土地镶嵌上一颗璀璨的明珠——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,以5万亩水域面积成为中原罕见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。
青山绿水之间,两程故里、石头部落、千年云岩寺等传统文化地标星罗棋布。如今,随着文化遗产、美丽乡村保护利用,该县生态优势、文化底蕴持续彰显。
与大山伴随的,有生态之美,也有生活之困。作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,嵩县也是全省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,人们守着山水,过着冷冷清清的日子。
去年年底,基于对嵩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思考,市委?书记李亚莅嵩调研时强调,要围绕特色做文章,实现以水“润”城、以绿“荫”城、以文“化”城,建设洛阳南部生态涵养区。
“嵩县,有一种让人不由自主静下来的魅力,那就是生态之美、文化之美!”嵩县县委书记徐新说,近年,当地吃透上级精神,把握客观规律,立足本地实际,依托良好生态孕育的天赐“凉”机,大力发展避暑旅游,唤醒了沉睡的生态资源,壮大了优势产业。
同样是“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”,今昔对比,却已是截然不同的“吃法”:过去,林区群众以砍养家,如今,退耕还林、封山育林,靠森林旅游、林下种养,吃上了“生态饭”“旅游饭”;过去,库区乡亲打鱼为生,如今,渔民“洗脚上岸”搞旅游,一个个渔家乐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,陆浑鱼儿做出了新味道。
“火”?旅游扶贫推出“升级版”
从本质上讲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这些年,嵩县注重盘活生态资源优势,致力发展森林旅游、特色林果和中药材等产业,已然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。
然而,审视当下,脱贫攻坚进入总攻阶段,林区群众脱贫致富依然任重道远。如何让“凉”资源“火”起来,发挥生态脱贫的裂变效应,成为嵩县必须突破的一道关口。
经过一番头脑风暴,一连串超常规的思路举措接连重磅推出——
今年4月30日,伏牛山全域旅游扶贫联盟在嵩县成立,与我市栾川县和南阳市西峡县联合推动伏牛山生态旅游圈快速发展,打破以往受行政区划限制各自“单打独斗”的局面,实现伏牛山地区整体旅游业做大做强。
5月至6月,从洛阳到郑州,从南阳到三门峡,从山西晋城到河北邯郸,从湖北武汉到江苏徐州……嵩县连续在全国多座城市集中推介旅游品牌,一时间“大美嵩县·净享自然”“5A嵩县·全域旅游”叫响全国。
7月20日至8月20日,“自驾游嵩县、清净又省钱”高速免费活动火爆上演。短短32天,全县接待游客量、旅游综合收入均成倍增加,这场“政府来买单、游客得实惠,群众提收入”的全域旅游盛宴,成为共享发展的大胆探索。
8月20日,高速免费活动刚刚结束,嵩县旋即推出“高速通行费充抵门票”活动,让这项旅游惠民活动延长1个月,彰显了让“凉”资源“火”起来的决心和魄力。
“青山绿水间,铺就幸福路。”徐新说,嵩县“旅游+扶贫”的“升级版”,是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实践,也必将有力推动旅游业从“门票经济”向“产业经济”转变、从“景区旅游”向“全域旅游”转变,实现点“绿”成“金”。
“效”?溢出效应带来“新动能”
诚然,高速免费,是一次旅游营销创新,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!它的“溢出效应”,将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引擎。
这是一场全域旅游惠民富民的暖心行动。
随着入嵩游客量的攀升,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全产业链的收入更多装进了群众的“口袋”。比如,白云小镇、石头部落、手绘小镇、天池小镇等休闲农家宾客满盈,王记烧鸡、车村贡米、黄庄小米等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多地被装进了游客的“后备厢”,这些也将为美丽乡村建设、农业融合发展注入巨大动力。
这是一个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比拼擂台。
置身中原,嵩县联合栾川、西峡集中力量、集体发声,大力宣传旅游品牌,推动优势景区整体营销,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,全域旅游知名度、美誉度空前提升。聚焦县域,白云山“云巅狂欢节”、木札岭“丛林帐篷节”“心花路放来车村”“为‘荷’而来、相约陆浑”……景区、乡镇之间你追我赶、相互比拼,一项项旅游设施加快升级,一个个新颖独特的旅游创意应接不暇,真正激活了推动旅游转型发展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这是一份考验基层治理能力的满意答卷。
游客暴增,直接考验着嵩县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。嵩县郑重承诺:不让一个游客在嵩县受委屈。活动期间,当地机关单位、旅游企业冒酷暑、战高温,工作在一线,服务在一线,全力保障游客出行,旅游市场井然有序。不仅如此,一个个拾金不昧、医疗救助、志愿服务的感人瞬间,让百万游客充分感受到嵩县“人人都是旅游形象、处处都是旅游环境”的浓厚氛围。
韵斐?罗孝民/文?刘冰/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