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0日,2023年洛阳市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推进会在嵩县召开。市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杨骁出席会议并讲话,县委书记、县长辛俊峰代表嵩县县委、县政府致辞。
会上,县委常委、统战部长符永帅代表我县作典型发言。指出,近年来,嵩县县委、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开展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工作要求,锚定省委“两个确保”、市委“三项重点工作”,把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作为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,统筹安排,一体推进,立足兴企、瞄准富民,凝聚多方合力、探索“兴村”路径,助力乡村产业发展,促进乡贤返乡创业。广大民营企业踊跃投身乡村振兴,共同推动行动取得扎实成效。
截止目前,全县16个乡镇337个行政村(社区)已与337家企业完成结对,并完成“荣誉村长”聘任。嵩县创新提出“五个一”工作举措,全面动员县内企业到村实施一个项目、开展一次消费、提供一次就业信息、谋划一个兴村计划、开展一次“一老一小”帮扶活动,全县结对企业先后实施各类兴村项目619个,投入资金3.57亿元,实现新增就业近万人。
主要工作做法:
(一)坚持“三项机制”,强化组织领导
一是坚持高位推进机制。
嵩县县委、县政府把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纳入乡贤返乡创业、乡村产业发展重点工作,常态化发力推进,县委常委会多次专题听取“万企兴万村”工作情况汇报并作出安排部署。
二是坚持部门联动机制。
县工商联联合乡村振兴、农业农村等部门成立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领导小组,联合下发《关于推进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开展“村企结对”活动方案》《嵩县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实施意见》,全面动员结对企业实施兴村项目,开展帮扶活动,助力乡村振兴,实现村企双赢。
三是探索建立“5+1”联结机制。
将民营企业与乡镇商(协)会、万人助万企包联干部、包村单位、驻村队员、包村乡干部共同联结起来,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、谋划产业项目、对接营销市场,推动村企共同发展。
(二)坚持“三个联动”,汇聚各方合力
一是坚持助企强企与兴村富民联动。
以富民为导向、以助企为抓手。把每周四确定为“惠民助企日”,将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与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紧密结合,各级干部进村入企,收集问题,建立台账,限时解决。今年以来,通过“惠民助企日”活动,累计解决企业用工418人次,为109家企业协调贷款5.3亿元,帮助优友米线、驰浩农业、源达农业、天桥沟旅游、野胡沟食用菌等40多家企业拓展了销售业务、解决了融资难题,企业不断发展壮大,带动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,周边村民实现就业增收。
二是坚持特色产业提质与村企合作联动。
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资源,在特色农业产业、文旅康养等方面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社,打造特色产业龙头企业,目前全县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家、农民专业合作社66家、家庭农场21家,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千元。农头工尾、村企联动、户企共生的局面已经形成。
三是坚持风口把握与村级业态打造联动。
鼓励结对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、电子商务双“十百千万”工程,持续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。今年以来,全县举办各类电商直播带货活动15场次,电商交易额超12.8亿元,人均增收突破1.8万元。紧盯康养文旅产业风口,打造4条乡村运营精品线路,鼓励结对企业参与村级文旅业态提升,带动1400余户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,村级业态不断丰富,群众收入持续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