嵩县田湖镇按照嵩县县委、县政府“以药为先、以旅为优、以矿为基”的指导思想,结合自身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特色产业,着力构建中药材生产全产业链条,走出了一条契合田湖发展、顺应群众期盼的乡村产业新路径,成为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典范。
一、基本情况
田湖镇位于嵩县北部,地处伊川、宜阳、嵩县三县交界,素有“嵩县北大门”之称,伊河自南向北流过,洛栾高速、洛栾快速公路穿境而过。是嵩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所在地,两程理学文化发祥地。全镇地域面积123平方公里,30个行政村,1个社区,常住人口8.2万人,耕地面积7.9万亩,2024年全镇人均纯收入18617元。山水资源丰富,区位优势明显,文化底蕴深厚。1932年10月,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嵩县第一个党支部——中共田湖维新小学支部,为党组织发展和工人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抗战时期,中共嵩北区委、嵩北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于田湖镇西山裴村,嵩县成为豫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二、主要做法(一)创新“1244”利益联结机制,着力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。在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,探索实施了“1244”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。一是紧盯“一个目标”。按照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暨“中原药谷”建设要求,以打造西山片区 13个行政村万亩丹参标准化种植基地为核心,不断延链补链强链,构建中药材产业全链条的服务体系。二是做好“两个结合”。结合技能培训。通过推进技能培训,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,在增加群众务工收入的同时,也便于土地流转;另外通过技能培训培育一支本土职业农民队伍,有效提高丹参管理水平。结合“农文旅”融合发展。依托西山片区环线原生态田园风光,打造骑行花廊及体育赛道,开展中药材主题研学活动,拓展群众增收渠道。三是实施“四员联动”的联农带农模式。指“农事服务中心+村集体经济合作社+种植大户+技术农民”的联农带农模式。农事服务中心为种植户提供中药材的种植、生产、加工、收储和销售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,同时通过订单式服务对接市场;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流转土地,通过服务费用来实现收益。种植大户从村集体手中承包土地,统一田间管理,进行规模化种植,组织当地技术农民参与基地的经营种植管理收获全流程。四是落实“四金叠加”的利益联结机制。指“租金+薪金+管理金+奖金”的利益联结机制。除土地租金外,薪金为农民参与丹参基地劳动的工资,管理金是指按照每50至100亩为一个管理单元,由技术农民牵头开展除草、浇水等包干管理工作,管理费1200元/亩。奖金指按照每个管理单元亩产超过1500公斤鲜货部分(以丹参为例)奖励给管理人员及聘用群众。通过利益绑定,激发管理人员及群众的生产积极性,提高中药种植的质量和效率。
(二)引进“龙头”企业,提升中药材产业标准化水平。积极围绕中药材产业进行招商,吸引北京中垦道地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入驻,利用“龙头”企业推广中药材GAP标准化种植,提高中药材种植质效。一是提供技术支持,践行中药材GAP种植。签订合作协议,由北京中垦中药对农事中心进行社会化运营,积极推广丹参、黄芩等中药材的标准化绿色种植。引入覆膜高产技术,水肥一体化管理,配备全生长期营养肥料,实施“技术指导、过程督导”管理方针,线上线下全程生长记录,建立药材种植全溯源系统,使药材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。二是企业签约保底,落实村民集体双增收。依托西山片区万亩丹参标准化种植基地,村集体经济合作社、种植大户与中垦中药签订合作意向书,由公司提供优质种苗、农资统供,承诺高于市场价5%的保护价收购,消除农户市场风险。三是提供资金保障,用活农村金融。村集体和种植大户由中垦公司担保背书,向银行申请大额贷款,对接强村公司平台,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。
(三)围绕“三品”建设,激发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动力。积极对接优质资源,强化服务要素保障,坚持在产业链前端培优品种,在产业链中端提升品质,在产业链末端打造品牌。上游对接中原药谷科创园,引进河科大农学院侯典云教授团队,开展丹参品种选育培育工作,从源头上把控种植品质,推动田湖丹参质量标准化、品牌化。中游打造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。破解种植户技术水平不高、市场信息不畅、种植标准不规范等问题。下游对接市场,实时掌握第一手中药材市场信息;同时与同仁堂、以岭药业等十几家知名药企签订以丹参为主的十几种药材订单协议,进一步打通全国销售渠道,创树嵩县丹参品牌。
(四)建设中草药良种繁育和加工基地,注入中草药全产业链生命力。按照省市县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,根据“位置相邻、功能相近、产业相融”的原则,田湖镇深入分析人口、村庄和产业发展趋势,依托“中原药谷”科创园建设在田湖镇北部片区的优势,谋划5个行政村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组团,着力打造中草药良种繁育、中药材加工基地。通过引进成套的高效种植技术,以工厂化方式生产种苗,按照“温室+生产流水线+数字化管理”的模式,实现“生产过程机械化、关键环节智能化、管理体系数字化”。建成该项目,每年生产中药材种苗1000万株;订单收购加工中药材,辐射带动全镇中药材种植5万亩。逐步形成涵盖种苗繁育、科技创新、规模化标准化种植、初级加工、仓储物流、品牌营销的中草药全产业链条,推动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,与已经建成的西山片区万亩丹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联动,为全镇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三、取得成效(一)产业规模跨越发展。目前,田湖镇已发展丹参2.6万亩、皂刺1万余亩,还有决明子、何首乌等中药材共计5万余亩。带动西山片区沿线13个村村集体增收200万元以上,带动5600余户进行中药材种植,农民人均年增收2500元以上。形成了以丹参为主导,其他中药材为补充的多元化中药材产业格局。
(二)高质高产成果显著。与龙头企业合作对接市场订单收购,推广科学化种植技术,既减少种植风险,又能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。GAP标准化种植地块在今年持续干旱的情况下,仍然具有良好的种植效果,预计亩产能达到1.5吨左右,销售价格比市场平均高出5至10个百分点以上,每亩增收千元以上。(三)人居环境显著提升。通过打造西山片区万亩丹参标准化种植基地、北部片区建设中草药良种繁育中药材加工基地,田湖镇西山片区、北部片区等18个行政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,农村面貌焕然一新,供排水一体化和厕所革命加速完成,硬化道路通组达户,公共服务不断完善,人居环境全方位改善,村庄和道路绿化提档升级,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,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嵩县老区建设促进会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嵩县田湖镇人民政府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2025年6月20日